星期六, 1月 06, 2007

Ethics Final Paper-------孟子倫理學及環境倫理

2004 年 12 月 09 日 星期四 【晴】
Ethics Final Paper
-------孟子倫理學及環境倫理

一.

第一部分先談孟子的學說, 其理論及優點等.

孟子的學說, 有關倫理的, 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性善說, 二是四端說, 三是義利之辨.

性善論, 其之性, 非指人生來本善, 乃指本質而言. 若從人生來說善, 則人人生來均是善良, 那麼,惡從何來? 加上從人身理和心理了解人性, 則人和禽獸沒有大分別, 一樣有慾望, 喜怒哀樂, 身理需要等. 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 人可以超脫於動物性, 就是因為人具有意志自由. 可以捨己救人, 捨生取義, 這種道德之能力就是人禽不同之處. 所以孟子言:「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 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 (告子上). 但從本質而言,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善, 這是人擁有的特性, 故和禽獸分開來. 如只就 “生而具有”來說善, 則不能特出人特別具有的本性. 這與亞里士多德用類差的方法分類人和一般禽獸相似. 在此, 孟子所欲肯定價值意識是內在於人性, 是人之自覺所本有. 至於為什麼善是人的特性, 而不是其他, 及後再談.

四端者, 即「惻隱」, 「羞惡」, 「辭讓」, 「是非」, 乃自覺的四種表現. 孟子舉「孺子將入於井」和「親人屍暴於野」二例說明人本有惻隱之心, 乃內在的自覺. 人違背惻隱之心行事而為非作歹時, 就會有「羞惡之心」; 以平等尊敬對待別人或事情而不僭越, 就是「辭讓之心」; 對於事情產生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是非善惡), 是為「是非之心」. 惻隱之心可從兩個例子中人的反應例子證得, 然另外三端從何得知乃人所本有? 實則孟子所說四心均是一心, 就是儒家學說中的仁心. 故孟子只消證得人有惻隱之心, 則人必同時具有其餘三種心. 四端之端, 乃根源之義. 四種善端即是仁義禮智四種德性之源, 由於四端乃人性的呈現, 所以孟子提倡性善. 四善端乃人心本有, 但只是開端, 非一出生便己具備各種完全的德性. 欲使各善端圓滿發展, 仍需自覺的努力, 此乃孟子用「端」一字之本意. 四端說可說是性善論的擴充. 性善, 四善端都是人的特性, 有普遍性, 因此孟子之說說明道德意識, 道德感都是普遍的, 必然的, 因是人異於禽獸的特性.

孟子有義利之辨之說, 當利與義衝突時, 必取義而棄利. 利乃私欲, 義是公理, 義利之辨即公私之別.

孟子學說, 不是從後果論說, 而是從人的本性來說的「本性論」或「主體論」來說.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第四) 用不正當的手法滿足自己的慾望, 儒家認為是不可的, 這不同於後果論.
孟子亦非從一般自利的觀點建立學說, 因為那是從人的經驗上證立道德, 未必具有必然性, 所以不能成為道德的基礎, 孟子認為人性的本性有為善的能力, 是從人的本性講, 是每個人都有的, 是必然且具有普遍性的, 從而建立形而上的學說. 孟子認為慾望不是人的本性, 因為慾望滿足與否非我所能控制, 涉及很多因素, 所以慾望不是人的本性. 而且慾望無窮無盡, 如果人不斷追求, 即是本性隨慾望而走, 沒有了本性. 一個人為慾望所支配, 不斷奔走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慾望, 是沒有自我. 在孟子看來, 人有道德感, 努力實踐各種德性, 人才是真正發揮了人的本性, 成為一個真正的自我. 所以孟子學說與追求快樂的快樂主義不同, 且不說快樂主義理論本身存在缺憾. 孟子學說, 一開始便開宗明義說人之所以為人是人禽之不同, 人性的本性有為善的能力, 會仍道德判斷, 有好善惡惡的趨向, 有發展發種德性的能力, 但實踐與否, 在乎各人本身的意向, 願意主宰自己, 還是被環境及各種因素所決定; 願意做人抑或回歸禽獸? 這裡蘊含人的自覺心和主體價值的想法, 可以說是「本性論」或「主體論」.

德性, 就是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和某種行為的類型, 我們用來判斷他人的品質. 德性可以是一個單數, 也可以是分開做各種德性. 前者是一個總稱, 後者是描述不同行為的類型. 孟子論四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公孫丑章句上) 可以說仁義禮智就是孟子提出人應該發展同持有的四種德性, 如上面所說, 四德乃人心本有, 但只是開端, 非一出生便己具備各種完全的德性. 欲使德性各圓滿發展, 仍需自覺的努力. 孟子談德性, 實則是將道德規則, 融合在人的本性裡, 成為人的一部分, 成為人心內的原則. 人最高的理型, 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自自然然, 不假思索, 自會符合道德的行徑, 一切行為都中規中矩. 當然, 孔子也到七十才敢言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是經過長時間的修養才成.

孟子學說中認為欲望乃中性, 本身並不含有善或惡的成份, 可以引致善, 亦可以引致惡, 老生常談:「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運用之道, 存乎一心」, 為善為惡, 主要是決定在我們能否實踐自己的德性. 孟子理論認為慾望興仁義並非一定衝突, 不一定是惡的, 不可取. 孟子認為當一個人為了實踐自己的慾望, 而犧牲了公理, 或是犧牲了其他人的慾望, 這才是惡. 但如果一個人滿足自己的慾望時又了解別人的慾望並令別人也得到滿足, 這就是仁. 合乎道義的利, 是不必去的. 孟子講仁義, 是希望人有一個公心, 不單考慮自己的利益, 還要顧及其他人的利益. 孟子也提倡節慾. 慾望之起, 有時為外物所誘惑; 慾望愈多, 則自覺心有可能不能保持清明, 容易流於為慾望所控制, 所以孟子提倡節慾, 令自覺心作人的主宰.

孟子說惻隱之心, 是純然善的, 孟子認為是含有絕對的道德價值. 就「孺子將入於井」來說, 一個人覺得不忍, 這一刻的心, 即使那個人最後沒有救那孺子, 但都無損其善性. 從這惻隱之心可以看到, 人會設身處地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而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 而感受到別人的痛苦的同時, 就是表現出對別人的一種關切, 關懷, 孔孟學說, 就是建基於這種關懷之上, 發展開去的. 相對於康德的道德感, 孟子惻隱之心就是道德的原動力. 從情感出發, 以理性為法則. 惻隱之心就是良心的知覺, 是道德的源頭, 也是道德的動力, 雖然如此, 出自惻隱之心的行為未切一定是好的, 正當的, 而是說惻隱之心是道德的最初動力, 而需理性為中介, 表達出來成為恰當的行為. 性既然是道德的源頭, 所以道德標準也應由人的本性來決定, 而非外在的禮儀規則所決定. 仁義禮智是人性所訂立的內在標準並非是一些外在的fix rules. 人性是義理, 而心就是主宰, 所以說惻隱之心是道德的最初動力. 情感透過理性呈現出來, 所以說理性為法則.

道德判斷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分別「善惡」的價值判斷, 另一種就是分別「應不應當」的義務判斷. 儒家作義務判斷的根據是仁義. 義是公理, 孟子說「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盡心篇上) 得之無道, 就是不義, 孟子有說義利之辨, 當利與義衝突時, 必取義而棄利. 利乃私欲, 義利之辨實乃公私之別. 中國古人說一個人不仁不義, 即使認為他的行為是不道德, 至於怎樣是不仁不義, 甚至是仁是什麼, 義是什麼, 儒家學說中也沒一個明確的定義, 仁義的解釋多不勝數, 好像孔子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人。」(顏淵篇), 孟子又說過「仁, 人心也。」(告子上). 孔子只從日常事例或是人應該怎做便說明什麼是仁, 孟子好像好一點, 亦只表示殺一無罪非仁, 所以仁義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 這是因為中國先賢認為仁義是一個境界, 非筆墨所能言會, 需人自己親自體會, 先賢只作指導的緣故. 而儒家作價值判斷的根據是其人的動機. 動機是出於仁義之心, 即使後果如何, 或受其他因素影響而不能達至預期的後果, 但亦無損那一刻其人所作決定的善良意志.

我認為孟子理論的優點有數.

第一, 孟子的理論從人性出發, 確立本心為道德根源, 保證了道德的可行性, 解決了 “為何道德”的問題, 因善是人的特質,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性善. 人之所以未能為善, 並非人的本性中沒此能力, 而是有沒有實踐, 未能發揮其本性之中本有的價值意識, 非不能也, 不為也. 人是什麼, 和人應該做什麼是有關係的. 孟子談道德, 首先便從人禽之辨開始. 人和動物不同, 就是人除了動物性之外, 還有人性, 就是善. 這種人性令人會作道德判斷, 產生應不應該的想法. 人性有判別善惡的能力, 有好善惡惡的傾向. 孟子 (儒家)認為人有不順動物性的自然欲望的傾向, 此便是好善惡惡的表現, 亦即是人的道德性. 功利主義不能有效解釋為何在選擇做一隻快樂的動物和一個不快樂的人之間, 人傾向寧願選擇做一個不快樂的人也不做一隻快樂的動物. 孟子的人性說, 就充分完滿解釋這個問題. 人選擇做人, 就是因為人擁有自主的能力而動物沒有. 人禽之辨就是人的價值所在.

在現時, 社會提倡人人平等和民主, 不再是以往趨向統一價值觀, 抑制異想. 現代倫理學首先須建立的, 是一個人人都認同的道德原則, 或是普通人會遵循的基本原則. 此為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需得到大部分人的共識和同意. 至於個人人格進一步發展, 或是追求更高的人格理想, 或是追求個人信仰, 追求個人的一套價值, 則是個人意願. 只要不違反基本道德, 追求個人的理想而無損其他人是合理的. 儒家提倡的一個理想人格的追求, 曾被人批評為不切實際, 以及令道德成了一個人全部. 這些批評當然有失偏頗. 儒家除了提倡人的理想人格外, 其實也確立了一些常人應該遵循的原則 (註一), 這就是孟子理論 (或者是儒家學說) 的第二個優點. 其一普遍原則, 就是先愛自己的家人, 再推己及人, 愛世人. 此等差之愛的說法曾被提倡博愛的墨子攻擊 (註二). 唯我認為要世人一下子同愛眾世人, 難以實現, 若連自己親人都不先愛, 又何以同愛世人? 除宗教教徒外, 常人實難做到.「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同是另一普遍原則. 此原則下, 就是你自己不想的, 不要加諸別人身上. 有人說這兩個原則很有問題, 例如我喜歡被人虐待, 所以我應該推己及人, 別人也應喜歡被人虐待; 另一個例子就是我不喜歡俾人關懷, 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所以我也不應該去關懷別人. 看罷這兩個例子, 兩個基本好像原則真的是有很大問題, 但其實只是錯誤運用. 兩個例子中都是我將個人的喜好和特定好惡投射在別人身上, 假定別人也是具有同樣愛好. 用這種思維來運用兩個原則當然會推出很多荒謬的結論. 現實中, 很多衝突就是因為將個人的喜好和特定好惡投射在別人身上, 假定別人也是具有同樣愛好所引起的. 兩個儒家理論原則就是要我們為他人著想, 不用自己特定的喜好和愛惡加諸別人身上. 當然這兩個原則仍有不足之處, 又舉一例, 就是假定學生不想做功課, 老師又不想核作批改, 大家為大家著想, 於是大家都取消所有作業, 這使是應用了推己及人. 事實上, 在現實世界上, 只運用這兩條原則是不夠的, 好像剛才的例子, 那是不道德是因為的意欲和思想不正當. 在現實中, 人的意欲並不一定是正當的. 所以, 要決定一個行動的是與非, 有時這兩個原則是不夠的, 兩個原則是必要, 但不充分. 儘管如此, 我覺得實行「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兩個原則是實行道德的起步點. 雖然有限制, 但我認為無損其作為人人都必須遵守的原則的基礎.

儒家提倡和而不同, 不同的價值觀可以並存. 現今社會趨向建立一個平等性的社會, 各人有其不同的價值觀. 很多時紛爭就是因為各人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所引起的, 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以及推己之道, 就是顧及他人的感受, 對別人想法的一種尊重, 就是對自己尊重. 如果人人都能這樣想, 日常的紛爭也就能減少.

有了一些人人都必須遵守的基礎原則的基礎, 是不是便足夠呢? 我認為在規律之後, 還要培養道德感. 倫理不可太倚賴社會法律, 道德感的培養也需注意. 有時我們會聽到一些駭人聽聞的案件, 例如是為了點小事而殺人. 有時我們也會聽見一些有傷風化的事件, 當事人不是不知道那樣做是犯法, 而是選擇不遵循法律. 即使是守法的人, 他們之所以不犯法, 可能是不想坐牢和被罰, 而不是willing的, 可以說是無可選擇之下的選擇, 這是因為法律是建立於人的畏罰心理上. 個人的道德意識非常重要, 規範是外在的, 如何轉化成內在道德意識, 便是孟子和儒家理論的主要內容. 驅使我們去遵守原則的, 是我們的內心道德意志, 而不是畏罰心理, 或是無可選擇之下的選擇.

我認為孟子道出惻隱之心就是道德的原動力解決了康德的道德感問題. 其理論最大的優點是, 點出了惻隱之心是在道德的內部的, 不是外在於道德, 道德的源源就是在道德之內, 是道德的動力. 這確立道德原是人有的, 人要是道德的. 相對於康德的道德感, 孟子惻隱之心就是道德的原動力. 從情感出發, 以理性為法則. 惻隱之心就是良心的知覺, 是道德的源頭, 也是道德的動力, 雖然如此, 出自惻隱之心的行為未切一定是好的, 正當的, 而是說惻隱之心是道德的最初動力, 而需理性為中介, 表達出來成為恰當的行為. 惻隱之心 (即四心) 不是一般盲目的, 偶發的情緒, 而是理性的情, 前者是被動而發的, 沒有普遍性; 後者是自發的, 有普遍性的. 孟子將道德建立在惻隱之心上, 那孟子所立的道德是有普遍性的.

孟子學說的其中一個優點, 就是有一套完整的修身理論和成德學說. 孔孟理論發展下去, 形成一套由善的理論和德的理論合成的學說. 前者是論說人的價值和道德之必要, 後者則是講人要達到道德人生的目標的道路和方法. 前者讓你知道人為何道德, 後者則是個人修身功夫的方法. 孔孟哲學是一種實踐哲學, 由生活出發, 學說雖然系統性和邏輯性不足, 這是由於中國先賢認為人應該從生活體驗道德, 不尚空談所致.

不過我認為儒家有點過份相信人性, 雖說道德的問題, 終歸都是個人意志的問題, 孟子學說中也是這樣認為, 但環境因素及個人本身性格都會對一個人能否做出一大公無私的道德判決, 或是個人道德價值之方向, 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儒家的想法, 是理型的想法, 環境是怎樣的確不影響人具有什麼能力, 不能改變「人是應該怎樣做」. 但我認為, 環境是怎樣的確不影響人具有什麼能力, 不能改變人是應該怎樣做, 但會影響人去不去做. 我相信在此之前, 充足的德育是必須的, 而且需從少培養道德感.

孟子 (儒家) 學說有一缺憾就是系統性和邏輯性不足, 要成為現代倫理學的中心學說, 還有很多地方需仍出改進. 就像先前所說的道德判斷, 何為道德何為非道德, 如果不仁不義就是不道德, 那仁義是一個什麼的概念? 之前也說過仁義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 這是因為中國先賢認為仁義是一個境界, 非筆墨所能言會, 需人自己親新體會, 先賢只作指導. 但現代社會不像古時社會的狀況, 常常可作提點.

儒家解決了倫理學的根本問題, 就是道德心的證立和人的價值所在. 至於建立一般的社會法則, 以及公共政策等, 這個不是儒家理論要解決的問題, 可以說, 孔孟學說主要是解決人的道德證立和人的價值所在的問題, 至於社會議題等, 則不是儒家倫理學的根本問題. 孔孟的哲學是一種實踐道德哲學, 是一種形而上哲學. 至於討論一般的社會規則, 則是社會社學中社會倫理學的問題. 儒家學說沒有建立到一般的社會法則是因為路向不同, 那是法家的思想, 並不是儒家學說本身存在缺陷, 而是走的路不同, 前者是從形而上建立道德價值, 後者是從經驗歸納出一套法則.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有論述抉擇的問題, 有人認為其論述的抉擇的只是「達到善的不同手段」, 而不是「善惡的選擇」. 但亞里士多德認為善是人必循的目標方向, 而循惡是違反生物性的, 所以亞里士多德不需論述抉擇善與惡.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的不足之處就是論述自願 (voluntary)一字的時候, 並未深入探討背後所蘊含的「主體性」的意義. 而孟子在這方面有充分的論述, 人選擇道德與否, 是自覺心所做的決定.

補充一點, 有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 就是當兩件事的價值的相等的, 我們怎樣衡量選擇那一樣?
這個問題每一個倫理學的理論都不能給人一個完滿的解答, 儒家也不例外, 所謂「忠孝兩難存」, 當兩年是是同樣道德的時候, 我們只能衡量利害; 當利害也差不多的時候, 基於人的限制, 這已不是人所能解決的問題, 是超出人的考慮範圍之外.


二.

第二部分談談有關倫理學應用的問題. 我選取的課題是環境倫理. 我之所以選取這個課題是因為其有迫切性要解決. 這個課題涉及社會, 環境, 什至是人性. 而這個課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重新探討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現代人對待環境倫理一般的態度是只著眼於短線, 以及採取後知後覺, 發生問題才想辦法補救的態度. 先講香港. 香港人的環保意識非常薄弱. 一般很多先進國家己採取的垃圾分類方法, 到現在香港都未正式實行. 很多時, 一些有毒的廢料如電池, 壞了的電腦用品等, 其實是應該分類處理, 不該一併運到堆填區埋掉, 這些廢棄物會釋放出有毒的重金屬, 會嚴重污染環境. 一般剩下的廚餘, 或是食物不可吃的部份, 可以用更環保的訪法處理, 例如再發酵成飼料. 超市濫發塑膠袋的情況更是為人所詬病, 但超市並沒有正視問題, 更振振有詞的認為其已推行回贈計劃, 市民可自行判斷需不需要用塑膠袋. 環保袋推廣了這麼多年, 但直到現在還不是太成功. 除了是環保袋本身有缺憾外, 最重要的是香港人自身的環保意識非常薄弱. 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不足, 加上教育不全面, 令市民本身環保意識薄弱. 再放眼世界, 切爾諾梅爾核電廠爆炸, 美國不遵從京都條約, 中國各地污染嚴重, 林木遭大量砍伐, 年年天災等. 人類在沒有發生重大事故之前, 並沒有意識到會有什麼後果. 當問題或意外發生後, 人類才急於補救. 但這些補救措施只是治標的方法,而不能治本. 南北極冰層漸薄, 海水高度不斷上升, 天氣變得和暖, 天災頻仍, 種種現象都顯是地球污染的程永已到達不可接受的階段. 科學家不斷提出預測, 警告; 環境不斷發出指示; 甚至是電影 “明日之後”都揭示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 但人類仍好像無動於衷. 現時有些人會認為將來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 人類會有足夠的技術遷居到火星上. 人類是時候應該想想為何地球會污染至如斯境地, 而不是不檢討根本原因, 不斷去找尋取代, replacement. 不尋求不解決引致污染的根本的問題, 人類只會不斷的繼續污染環境, 然後再作出補救, 不斷循環, 直至地球污染到無可補救為止.

地球嚴重污染的問題是由於人類向著工業革命後的型態來發展的結果. 工業文明的價值就是以二元論為基礎, 把人與大自然對立起來, 認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擁有者, 大自然就是毫無內在價值的原料提供者. 現代的資本主義觀念把人完全理解為不斷要為自己的慾望奔走而滿足, 和孟子的剛剛相反, 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這些慾望得到滿足. 現代社會這種重慾的價值觀的出現, 環境污染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 只靠科技解是決不了環境危機的, 重點是現代人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

在我看的參考文章內, 我認為學者Arnes Naess提出的環境道德概念-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最能回應這個問題. 一般的西方觀念認為, 人類是地球的持有人, 管理者及擁有者. 多數的環保行動都是為了保護地球自然環境, 和對已污染的地方作出補救. 而深層生態學則主張我們應從新認識人類在地球自然界中的角色, 再從此出發, 去考慮人類和自然界的平衡. 我之所以認為Deep Ecology能回應這個問題, 是因為其理論中提供的觀點比現有的環保優勝. 一般的環保理論只顧及即時的環保政策, 及監察一般的環境保護, 但Deep Ecology就直指問題本心, 將基本問題指出來. 做成現時的狀況的原因其實就是人類無止境慾望. 承認大自然的本身存有的內在價值, 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的整體whole body, 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諧.

解決現今污染的關鍵在於怎樣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 共同關心生物, 非生物 (一切存在物), 使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Deep Ecology有兩個基本的norms, 提供一個新的新的基本態度去看大自然與自我的關係. Self-realization是自我人格的成熟和發展的過程. Deep Ecology 認為成熟的自我, 不單關懷human world, 還包括non-human world, 就像整個eco-system. 作者認為一個nurturing, non-dominating的社會有助於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而最終來說, 全人類皆能發展出成熟的人格就是Deep Ecology的終極目標. Deep Ecology認為人類是整個生物社會的plain citizens, 而不是lord或master. Biocentric equality認為每樣生物本質上都是平等, 都有生存的權利, 最終便是將整個生物社會連繫在一起. Self-realization就是一種 “傷害大自然就是傷害自己”的sense. 這兩個標準落左現實上就是認為我們的生存應該帶給其他生物愈少影響愈好. Deep Ecology兩個終極的norms提供了一個the nature of reality和我們是世界的一份子的觀念. Deep Ecology認為很多時我們都會被商業社會的廣告或宣傳所引導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費. 當我們醒覺到這個問題, 減低慾望就是自我人格成熟發展的開始. 而基於self-realization和biocentric equality兩個大前題下, Deep Ecology引申出八個基本原理, 大部分都是具有實踐性的. 從兩個norms到八個principle, Deep Ecology明確而又全面提出了環保的新路向, 環保不再是後知後覺, 而是對內反省人類本身, 對外重新認識人與世界的關係. 我認為Deep Ecology是一個較深入的環保理論, 而且有助解決現在的環保問題, 無論標還是本.

基於self-realization和biocentric equality兩個大前題下, Deep Ecology引申出八個基本原理. 其中兩個是:
………………
1. 各政府的環保政策也要去改善, 並不只由經濟角度去出發, 也應要有環球性的思想和深層地去考慮人和生態的關係, 更重要要去教導人民對環保的正確態度, 以達更深層和長遠的效果.
2. 人類的意識形態要去改變, 認清什麼才是真正有質素的生命, 理清這和單純追求物慾滿足的生活是不同的. 清楚the big和the GREAT的差別。
……………….

Deep Ecology有很多理論, 和東方思想所提倡的很相似, 其作者也說其理念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受東方思想所影響的. 孟子和Deep Ecology兩個理論中, 共通的地方就是對人格發展的要求和不要
被慾望牽著走. Deep Ecology怎樣論述兩者與環境倫理的關係, 上面已述, 不再覆述. 孟子理論在人格發展和慾望方面談論很多. 孟子認為慾望不是人的本性, 因為慾望滿足與否非我所能控制, 涉及很多因素. 而且慾望無窮無盡, 如果人不斷追求, 即是本性隨慾望而走, 沒有了本性. 一個人為慾望所支配, 不斷奔走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慾望, 是沒有自我. 在孟子看來, 人有道德感, 努力實踐各種德性, 人才是真正發揮了人的本性, 成為一個真正的自我. 減少不必要的欲望, 可以說是踏出環保的第一步. Deep Ecology補充了孔孟學說, 就是建立一些普遍的原則, 不致空談.

現時人人均知地球污染得非常嚴重, 但為何每天人類還是要污染地球? 為何仍會有人持經濟學的觀點, 不斷計算環保的代價? 為什麼還有「人類是地球的持有人」,「人類主宰萬物」,「反對自然的平衡或保護環境, 除非對人類有利」,「人類對環境所做的一切,意味掌握了動物與植物生存的代理權」的想法? 歸根咎底, 仍是人類的私利和慾望作祟. 人可以為一己之私利而不擇手段. 我不是一個極端的環保主義者, 要求大家共產, 什至是復歸田園, 去慾, 只是我們在顧及自己的利益的時候, 可以同樣顧及我們的大自然嗎? 現在的問題是人人都知道地球污染得非常嚴重, 但人人都明知故犯, 為什麼? 是因為人人都不肯先做, 各人都持有一個想法, 就是「為何要我先做, 你不叫其他人做? 」, 人人都不肯承擔責任, 人人都怕只有自己做環保, 放棄自己一部分的利益, 而別人不做, 自己則是非常愚蠢. 人人都採取觀望的態度, 看誰先會做環保, 結果是人人都不做. 當地球真的資源耗盡, 污染到不能居住的時候, 還談什麼經濟, 還談什麼人是主宰萬物? 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人口雖只佔世界10%左右,但釋放的溫室氣體佔90%,消耗臭氧層物質CFC排放量佔85% (註三). 可以說發達國就是最大的地球污染來源, 作為建基於污染之上 (什至是建基於污染發展中國家上) 而得來的財富, 發達國家是否應該負起帶頭環保的角色, 負起帶頭環保的責任呢? 在Deep Ecology中, 作者提出發達國家的人民應該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慾望, 因為發達國家一個人民的消耗量比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人高出十倍. 可是人類就只看到眼前的一刻, 人類都是非常自私的, 即使是人類和人類, 人類也只會顧及當前的人, 不會顧及到我們的下一代. 人人只顧當前的利, 而不理帶來的果, 真的是十分悲哀. 現在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就是盡量保護現時的環境, 讓人類可以繼續享用大自然資源. 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是現代人的努力和選擇是實現.

有些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 是建基於慾望上的. 沒有慾望, 人類就不會追求更好的, 提倡節慾, 什至是極端的去慾, 是否會令人類文明發展停滯不前? 首先要理清的是,什麼才是真正有質素的生命, 理清這和單純追求物慾滿足的生活是不同的. 而且, 人類現在文明走的路, 是否正確? 我們發展人格, 發展內在的價值是否會較發展外在文明科技較好? 我的想法是, 現在的文明科技發展, 與人類著遍人格的發展, 速度是否相差太遠? 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下, 人類之否有正確的態度和成熟的人格去處理?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科技文明是好是否, 全在我們怎樣認用, 以什麼的心態去處理.

上面所說的只是理論, 至於怎樣實行, 又是另一個問題. 當涉及到國與國的交涉時, 問題將變得複雜, 可能牽涉到政治鬥爭, 權力比拼等. 現代社會大多數推行資本主義, 崇尚利益為上, 鼓吹消費, 要人類節欲, 減低消費, 即是打?經濟, 好像美國便獨自違反京都條約. 遠的不說, 就看最近的紅灣半島事件. 只就地產發展商欲拆卸七橦新的建築物而另建豪宅來說, 發展商看的是利, 雖然發展權在他, 但大多數人認為拆卸紅灣半島另建豪宅是不道德的. 不道德的是, 拆卸一橦新的建築物而另建豪宅獲取暴利且產生大量的廢棄物, 發展商拆卸紅灣半島所產生的後果要大眾一起承擔. 短線來說, 產生大量的廢棄物, 要棄置堆填區, 需說發展商聲稱九成半的廢棄物可循環再用, 但可信性有幾高? 環顧世界, 有誰可以令九成半的廢棄物可循環再用? 長線來說, 這年事情樹立一個極壞的榜樣, 就是為了利益, 可以作出一些不適當的行為. 更甚者, 是發展商作出的承諾, 需要大眾去監察, 浪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而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這件事情上, 我認為發展商所做的行為是不道德的. 然而利之所在, 且發展權在他, 相信發展商回心轉意的機會極微, 唯在這件事情上, 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代社會裡, 利仍然在決定人類行為有較高的重要性. 要扭轉這個局面, 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 而政府的政策亦需作為配合, 即時檢討現行政策有否不足之處和漏洞. 長線來說, 教育下一代, 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和環保知識 (如deep ecology和儒家的基本理論), 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個人方面亦有責任, 不可事事只靠政府, 身體力行支持環保. 雙管齊下, 希望不會再有紅灣半島類事情發生. 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因為環保的功效不是立竿見影的.

最後, 我要談談孟子 (儒家)學說在環境倫理中的實踐性. 儒家學說中三個觀念都可以應用在環境倫理, 義利之辨, 節欲和天人合一觀.

先前說過, 解決現今污染的關鍵在於怎樣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 而孟子的義利之辨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孟子有說義利之辨, 當利與義衝突時, 必取義而棄利. 利乃私欲, 義是公理, 義利之辨實乃公私之別. 不可犧牲眾人的利益 (享有一個合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而達到個人的利益 (個人或企業的利潤). 孟子也談節欲,慾望不是人的本性, 因為慾望滿足與否非我所能控制, 涉及很多因素. 而且慾望無窮無盡, 如果人不斷追求, 即是本性隨慾望而走, 沒有了本性. 一個人為慾望所支配, 不斷奔走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慾望, 是沒有自我. 發展人格, 德性, 才是真正的人類發展. 除了這個, 儒家的天人合一觀也是一個考慮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觀念. 儒家認為,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自然本身是一個生命體, 在大自然的所有存在物包括生物非生物都是相互依存而成為一個整體, 環環相扣, 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可以看到儒家不是把天, 人獨立考慮, 而是把兩者放在一起, 強調天人 (人與自然) 的協調, 和諧. 孟子提倡「仁民愛物」就是合理地開發資源, 顧及大自然的復原性. 愛物節慾,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萬物按皆有其規律生生息息, 不擾其序, 人類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這和現化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不是很相似嗎? 而孟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注意到.

儒家把核心價值仁心擴充開去, 推及宇宙萬物, 孟子的「仁民愛物」就是這個意思, 就是一種關懷, 不只關懷人類, 還包括關懷整個世界. 這個思想推論下去, 人與大自然既是一體和諧的關係, 保護自然環境本身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近代工業社會不斷提倡「人要不斷追求滿足慾望」,「人類利益是終極而唯一的價值」的錯誤思想下, 人類為求滿足欲望, 鼓吹消費. 但人的精神卻失落了, 倫理, 道德等人的價值卻被忽略或去除了. 人類在欲望和精神價值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 精神價值失落, 慾望卻不斷增強. 現在的地球污染危機實際上就是人類的精神價值失落的投射. 人與大自然, 什至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價值觀. 大自然, 人都只被視為工具和手段去達致滿足欲望. 先前所說孟子的理論, 人自心要有內在道德意識, 才會自覺地遵從保護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履行對大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儒家思想能夠加強社會的環保意識和正確的人生觀, 給人一指引, 認識, 照顧及處理人與人, 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 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



補充:
註一. 在這裡所言的道德原則和道德法則是不同, 道德法則可以是因應不同的人, 不同時間或地點而變, 是相對的. 但道德原則則是絕對, 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正確的.
註二. 後來孟子亦有反駁墨子, 唯內容與題目無關, 故不作論述.
註三. 資料來自一文


參考書籍及資料:
繁星與道德, 羅秉祥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道德之關懷, 黃慧英
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 黃慧英
倫理學釋論, 陳特
倫理學是什麼, 何懷宏
西洋哲學史, 博偉勳
亞里士多德, 曾仰如
Ethics,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MacKinnon, Barbara,
(2003年08月04日, 對傅偉勳談中國哲學工作方法及方法論觀點之評析, 華梵大學哲學系杜保瑞)

(從環境倫理視角審視可持續發展觀, 陳柳欽, 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天津 300202)

(儒教生態倫理思想與生態環境保護, 湯恩佳博士, 香港孔教學院院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