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27, 2009

電影節第一炮: 帶手榴彈的男孩



現時無請看電影介紹或電影評論, 不必大認真, 但總不能電影intro用上帶點中國特色的水墨技巧, 就說充分表現佛家的出世觀, 電影中虛實交纏, 拍下不同的自然效果, 就變成魔幻寫實主義的表表者吧. 我承認電影intro的那一段的確很美, 但我看不出怎樣表現了出世觀, 說它表現了一種空靈的美即可. 電影強調有fiction + non- fiction的元素在內, 甚麼是故事甚麼是真人真事都不重要, 導演或者是想藉著半點不真實性的虛構故事, 藉tahan因失去騾子而諸人利用帶手榴彈而勾勒喀什米爾這個地方長年處於戰火邊緣的真實情況. 就整體來說, 電影的配樂及畫面構造的確不錯, 但就個人口味來說, 電影的說教重了點, 不斷強調 life has its purpose的主題令人有點煩厭, 而這個主題和電影意圖勾勒哈什米爾長年處於戰火狀態亦未能好好融合, 而後來tahan看到其父親被軍人在軍營帶出亦未能帶起轉折效果, 是這套電影的弱點. 我覺得這套電影描寫戰爭情況手法太輕, 帶出的效果不夠震撼, 但那純是個人口味問題, 電影基本上來說是ok的, 亦把喀什米爾拍得很美.

從朗豪坊走出來的一刻, 雨粉曬過, 在強光的照射下, 抬頭一看, 有一刻我覺得好像電影下雪的喀什米爾.